如果說白酒行業是一個“酒瓶”,那么高端白酒相當于較寬的瓶口,中低檔白酒相當于大肚量的瓶身,而次高端則相當于較窄的瓶頸。瓶頸的不斷擴大,一方面是上層高端白酒再次提價之后的漏出效應,看中次高端的性價比;另一方面是消費升級帶來的人口紅利,人們不斷追求更高的消費層級,來自下層的消費者不斷涌入次高端,使得次高端的消費群體不斷擴大。
春季臨近,白酒消費需求旺盛。未來隨著消費升級和國民收入水平增長,白酒行業將繼續體現高毛利率優勢,高景氣度仍有望持續。據調查顯示,在我國白酒的重度消費群體中,主要消費群體的年齡分布為25至54歲,其中35-44歲的人群占比最高,達到30.7%,是白酒消費的主要人群。
當前,中國經濟“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成為疫后中國經濟的新戰略方向。而國內經濟大循環,意味著要降低對外向依賴,更好的促進內需,擴大民生消費。目前來看,我國14億人口,擁有龐大的需求潛力,疊加在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說明居民消費正在優化升級,消費水平不斷提高。雖然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不景氣,我國經濟也面臨著巨大的下行壓力,但并未影響高凈值人群在高端、次高端酒方面的消費,沒有造成大的沖擊。
在千千萬萬愛酒人心中,白酒品牌排位是以上市企業的市值為依據如:茅臺、五糧液、國窖、手工班……;但在另外一批愛酒人心中,白酒品牌排位卻是:江小白、牛欄山、紅星二鍋頭、五糧液、瀘州老窖……,而后一種是不久前騰訊旗下企鵝智庫根據白酒消費的線上調查得出的結果。
1)10月份社零增速連續三月同比正增長;10月份PMI為51.4%,制造業總體持續回暖。 2)上游原材料方面,生鮮乳價格10月同比增速繼續上升,11月上旬略有加速。2020年10月活豬、豬肉、仔豬價格環比繼續回落。中秋、國慶期間市場運行基本平穩,價格繼續穩中有跌。目前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88%左右。照此趨勢,明年二季度,全國生豬存欄將基本恢復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進入金秋,全球新冠疫情如約而至,并在短時間內迅速進入第二波高峰期。歐美各國日均患者數字屢屢創下新高,社會生活、生產秩序因疫情原因遲遲無法步入正軌,消費市場恢復無望。而反觀中國國內現狀,由于采取了持續的積極防疫措施,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們的生產、生活秩序在經歷了半年多的探索和歷練下,正積累大量成熟的經驗與作法。
2020年白酒行業比較頻繁的兩大策略就是“漲價”和“換代”,其實從2019年開始各大酒企就已經在產品的換裝升級層面開始布局,2020年各大酒企和區域性白酒企業全部“布局”。目前白酒行業已進入復蘇期,整體發展向好,名酒企業將在其中發揮引領作用。